厂办大集体改革,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突破的“攻坚战”。近两年来,潞安集团将厂办大集体改革与中小企业改革统筹考虑,创新、探索并实践“先整合重组,再行改制”的“潞安模式”,实现“16变8”到“8变1”的蝶变式发展,从默默无闻到散发高光,勇争全省高质量改革的“头条”。
融入未来定义 找准潞安视角
厂办大集体,风起于青萍之末,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潞安矿务局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于1982年2月;1986年4月,变更为“潞安矿务局劳动服务总公司”;1996年成立潞安多种经营局,与潞安矿务局劳动服务公司合署办公;2001年4月,变更为“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2005年3月,撤销潞安多种经营局,成立电焦化总公司;2007年2月,电焦化总公司一分为三,组建电化总公司、焦化产业筹备处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部。电化总公司、焦化产业筹备处划归集团公司,中小企业改革发展部作为集团中小企业(厂办大集体)的管理部门;2017年3月,中小企业管理公司,承接中小企业改革发展部全部职能,并承担潞安集团厂办大集体改革的职能。
梳理近四十年的历程,潞安厂办大集体在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夹缝中,始终跟随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环境不断努力突破,艰难转型升级。无论是在启蒙阶段还是在发展提升时期,其依托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始终是潞安蓬勃发展以及安置职工子女就业的重要力量。
山西国资国企改革,谁都不能缺席。随着企业优势转移、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厂办大集体企业规模小、冗员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瓶颈也随之暴露,主办企业背上的包袱越来越重,改革势在必行。
2014年12月,山西省政府下发晋政办发〔2014〕83号文件,一锤定音,厂办大集体改革启幕,日渐成了全省关注的“重头戏”,随之将厂办大集体“改出去”即民营化,也成了改革舆论的主导方向。
在潞安,厂办大集体与企业主业几十年深度融合,所从事的业务,如支护产品加工、煤炭洗选、设备维修等大多是煤炭生产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与煤炭生产企业的相互依存度高,为煤炭生产提供的几乎都是定制服务。一衣带水,几十年风雨同舟,潞安厂办大集体积累了一定的优良资产,有些品牌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一些企业还是集团转型发展的试验田。
变革图存。潞安厂办大集体如何变革?潞安集团党委100%地发挥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着眼于厂办大集体的长远发展,不给社会“甩包袱”的原则,确定“厂办大集体是主办企业的包袱,但更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厂办大集体改革,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关乎未来的大事,要开辟‘大胆往前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集团和改制企业双赢”。这一视角,无疑给所有潞安厂办集体吃下了“定心丸”,这是重大的责任与使命。
感知时代、政策指引、吃透精神、深入调研,2015年7月《关于成立潞安集团厂办大集体改革领导组的通知》下发,以集团主要领导挂帅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领导组、以主要部门组成的领导组办公室成立。2016年1月,《潞安集团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工作推进有了指引、有了遵循。2017年5月起,改革全面提速。
突出责任使命 彰显潞安担当
改制是全方位的,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在潞安有18户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主办企业、产权形式、用工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根据《山西省厂办大集体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厂办大集体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的企业有9户,未纳入改制范围的也有9户。
潞安集团考虑到复杂的历史原因,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对职工负责的态度,加之对企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重新审视后,做出决定:厂办大集体改革与中小企业改革统筹考虑,不走每户厂办大集体单独改制的路子,而是坚持责任与使命、改革与创新同行,采取“先整合重组,再行改制”的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潞安模式”。即,先将这些企业整合为1户,然后再将其整体改制为潞安集团全资子公司。
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公司资产质量优良,对潞安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被确定为资产整合的归集主体和改制主体。整合重组完成后,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作为母公司与其他改制企业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关系,改制主体最终只剩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1户。
国企改革的推进,始终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厂办大集体改革与中小企业改革统筹考虑,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担当。
“先整合重组、再行改制”模式,是区别于分户改制模式的一种创新,是根据潞安实际,着眼于改制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一份全新的“答卷”。
批阅新“答卷”,省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领导组用心良苦。他们多次深入潞安,对厂办大集体改革政策进行详实的解读,对改革进行反复调研、审慎督导。2017年11月28日,省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潞安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总体方案》。“潞安模式”获得了省国资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也成就了今天的“新貌”。
如果把一项项改革政策的出台视为“小胜”。那么,新政切实落地,厘清各类关系,回应各种期待,让职工群众感受到方向感、安全感、希望感,方可谓“大胜”。
在18户中小企业中,天脊集团兴化实业有限公司经过重组进入天脊集团,石圪节电线电缆厂改制为潞安集团全资子公司外,还剩16户企业。为了稳妥开展方案实施,潞安集团详细制定并同步推进厂办大集体与中小企业改革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17年底,通过产权关系梳理,清算关闭不良企业,精简法人数量,改制企业户数实现“16”变“8”。第二步,到2018年5月,通过重组、改制,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与其他8家公司构建起母子公司关系,改制企业户数实现“8”变“1”。第三步,到2018年底,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整体改制为集团全资子公司,彻底理顺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和职工劳动关系,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现代化企业,全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和中小企业改革任务。
每一场改革都是“攻坚战”,每一步推进都是“硬骨头”,其中协调之困难、过程之曲折、程序之复杂不言而喻。潞安集团直面问题、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各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形成了上下齐心、条块结合的攻坚合力。通过对规模小、人员少、效益差的盛达机械公司、石圪节锅炉安装维修中心和长期停业的潞安电化3家企业实行了清算关闭,将资产、人员并入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改制重组、吸收合并等方式将山西潞安大成工贸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的集体资产、人员并入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2017年12月,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已与所属8家企业建立了产权关系,构建起以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为母体的母子公司架构,潞安集体企业只有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1户,比原计划提前一大步实现了“16变1”的既定蜕变。
做好资源整合 放大后续效应
厂办大集体改革,是一项兼具政策性、复杂性、敏感性的工作,难点和核心是职工安置,职工安置的背后是产权。
困难不小,怎么办?聚焦“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重要环节,潞安集团党委会研究决策一以贯之。
深入各单位进行政策解读,与职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2018年8月30日,《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职工安置方案》经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表决通过;10月26日报山西省人力与社会保障厅、山西省医疗保障局。
当前,职工安置工作目前已全部结束。其中内退的233人离岗,2018年10月份开始执行内退待遇;与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41人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并支付经济补偿金;与经媒体公示限期未返的94人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
2018年10月31日迎来了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山西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更名为“山西潞安能化生产服务有限公司”,与潞安集团公司顺利合并财务报表,纳入潞安集团统一管理。
2018年11月28日新公司与重新上岗的3496名原集体工签订劳动合同,这部分职工将以新的身份在新的企业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集体企业、集体资产、集体工”这些背负了几十年的不自信的身份终被刷新。劳动合同的重新签订,标志着潞安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全面完成。
改制后的新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5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子公司2家,资产总额24.24亿元,全部在册员工3889人。
改革就是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改制后的山西潞安能化生产服务有限公司按照“产业融合、专业重组、规范运营、协同发展”总体战略和潞安集团的总体部署,加速整合内部资源,拓展外部市场,紧跟潞安转型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运用现代科技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空压机在线管理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电商平台和井下钻机生产项目已基本建成;自主开发的锚杆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非标件机器人焊接工艺、支架检修关键节点自动化项目已开始运行;高压胶管生产线升级改造、矿用防爆电缆重建工程完成过半,预计2019年春节后即可投产。
如何进一步打造“治理结构竞争力”?山西潞安能化生产服务有限公司正不忘初心谋发展,凝心聚力再前行,自下而上的基层创造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全面铺开了。母公司定位为投资管理和战略管控,确定了小总部、大平台的“六部一室”基本组织架构;建立健全了从上而下的党委、工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了与集团公司的全面对接;设立了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作为主要议事和决策机构;出台了劳动用工、薪酬管理和干部管理三项基本制度;探索契约化管理,出台了项目投资管理制度……穿出石罅后,别有山重重。
面朝2019,山西潞安能化生产服务有限公司重新出发,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其围绕打造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大数据、机械修造、现代物流和煤炭洗选6大产业板块,致力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集科工贸为一体、产值逾百亿的现代化企业,成为区域内为能化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的优势企业。
|